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近40a甘南高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王建兵,敖泽建,陈洋
干旱气象   
2. 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
王建兵,安华银,汪治桂,王成福,王亚茜,陈洋
干旱气象    DOI: 10. 11755 /j. issn. 1006 - 7639( 2013) - 01 - 0070
3. 甘肃玛曲县近40 a 潜在蒸散量的变化趋势
汪治桂 ,王建兵 ,冯景昌 ,王素萍
J4    2011, 29 (4): 488-491.  
摘要1319)      PDF(pc) (685KB)(1281)    收藏

利用玛曲县气象观测站1971 ~ 2010 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Penman - Monteith 公式计算得出玛曲县逐月潜在蒸散量值。通过Mann - Kendall 法、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玛曲县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趋势为12. 0 mm/10 a; 并且存在准10 a 和准5 a 周期。潜在蒸散量与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逐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月平均潜在蒸散量呈单峰型,从1月到7 月呈上升趋势,7月是蒸散量最大月,从8 月又开始下降。并且月平均潜在蒸散量最大值出现在年平均气温最高和降水量最多的7 月。玛曲县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分布与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和气温的高低季节变化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舟曲“8. 8”暴雨云团的中尺度特征
王建兵 ,杨建才 ,汪治桂
J4    2011, 29 (4): 466-471.  
摘要1160)      PDF(pc) (1667KB)(1351)    收藏

通过对造成舟曲“8. 8”暴雨的对流云团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010 年8 月7 日20 时700 hPa上位于平凉—定西—甘南中部一线的切变线对造成这次暴雨过程的对流云团的形成、发展和维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流云系的发展、加强与2 次对流云团的合并有密切关系; 舟曲“8. 8”暴雨是在对流云团减弱南移的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突发性特点; 对流云团的移动除受高空引导气流的影响外,地形及由于地形原因形成的山谷风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山谷风形成的辐合为对流云团的维持提供了水汽和能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甘南高原冰雹短时预报的客观相似预报方法
王建兵, 汪治桂, 张胜智, 杨文杰
J4    2010, 28 (1): 87-90.  
摘要1610)      PDF(pc) (523KB)(2302)    收藏

 利用相似预报的原理制作了甘南高原冰雹短时预报工具,该方法的实现是通过建立历史个例资料库,寻找相似个例并根据条件判断是否有冰雹,查看历史天气图并与当天实况进行对比,进行人工判断,增加新的冰雹个例4部分完成的。经检验,该方法在甘南州冰雹短时预报中使用效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短时预报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甘南高原雷暴的气候特征
王建兵
J4    2007, 25 (4): 51-55.  
摘要2034)      PDF(pc) (429KB)(2714)    收藏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自建站到2005年的雷暴资料,对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州雷暴多发区位于西南部的玛曲、碌曲到东北部的合作之间;从年际变化看,大部分地方的年雷暴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后,这种下降趋势更明显,但各地雷暴初终间日数的变化并不明显;夏季雷暴天气出现最多,出现最多的月份是7月,雷暴次数约占全年雷暴次数的20.2%。春末夏初5月下旬到6月上旬、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8月下旬是各月的雷暴高发时段;甘南雷暴1天中的盛发期在12~20时, 14~15时是雷暴出现的峰值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甘南高原一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
王建兵, 王振国, 李晓媛, 汪治桂, 张胜智
J4    2007, 25 (3): 54-60.  
摘要1520)      PDF(pc) (1585KB)(2368)    收藏

对发生在甘南高原的一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发现:高原上对流云团发展东移与本地发展的对流云团合并加强是造成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强雷雨和冰雹出现的位置在对流云团的右前侧; 600~700 hPa上高原东部偏东气流的发展对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700 hPaθse高能中心、Δθse (500 - 700)不稳定区分布、700 hPa螺旋度及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对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